減稅效果好于預期
在上述座談會上,李克強表示,要適時將郵電通信、鐵路運輸、建筑安裝等行業納入“營改增”試點,并根據國家和地方財力可能,逐步擴大到全國。
而在今年6月份的中稅協營改增系列政策報告會上,國稅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也曾透露,營改增有望在“十二五”期間向全國各行業推開。
但王朝才表示還有不少未知因素,“主要是地方有地方的考慮,一來是將來國稅、地稅的區分,二來是對當地財政收入、經濟的影響。”
目前,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所有試點政策模式不動,即試點行業范圍、試點方案及政策安排與上海一致。
改征增值稅后收入仍歸屬試點地區,因試點產生的財政減收,按體制由中央和地方分別負擔,試點期間對實際稅負增加的試點企業予以財政扶持。
各地公布的數據顯示,試點企業中約90%左右在改革后稅負得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其余的10%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比如交通運輸業。
“這其中有抵扣不充分,即并非所有行業進入試點的原因。”胡怡建說,但如果將下游抵扣行業考慮在內,整體測算下來未必稅負上升,因為上游企業稅率上升的同時,下游抵扣比率也跟隨上升。
同時,他指出,交通運輸業出現的稅負增加不一定要通過財政補貼來解決,因為上下游相反的變動趨勢給予了企業“重新定價”的空間,“就像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采取的方式,上游企業提高價格,將增加的稅負轉嫁到下游企業,但下游企業因為抵扣增加并不會增加成本,通過市場上這樣兩者之間的博弈可以形成新的平衡。”他和王朝才一致表示,“營改增”結構性減稅整體降低企業稅負,且比預期效果還明顯,但更重要的是其調整稅制結構的作用。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