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林淑芳
本報訊 4月19日之前,位于南安的上市公司福建閩發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如期向哥倫比亞遞交了應訴“反傾銷調查”的所有材料。2月28日,哥倫比亞宣布對原產于我國的鋁擠壓件發起反傾銷調查,閩發鋁業深陷其中。從2008年至今的6年時間里,閩發鋁業在自己的外貿版圖中,堅持而執著地向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哥倫比亞等4個向其發起反傾銷調查的國家寄出了5份應訴材料。
對于閩發鋁業而言,應訴哥倫比亞反傾銷調查,這次與上次相距不過數月。今年2月份,在歷經1年多的舉證之后,閩發鋁業終于收到了對方撤銷調查的通知,相當于一場“完勝”。而一個公司短期內收到同一國家的2場反傾銷應訴,在國際反傾銷案例中十分少見。
記者從泉州市外經局獲得信息是在去年13起涉及泉州企業的反傾銷調查中,只有1家最終選擇應訴。
二次應訴 哥倫比亞反傾銷調查
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哥倫比亞,一直是各國出口產品的必爭之地。從這個國家開始,來自泉州的鞋服、鋁材等可以縱深進入巴西、秘魯等廣闊的南美洲市場。每年,閩發鋁業向哥倫比亞出口的鋁材約為1000多噸,貨值300多萬美元,只占去年營業總收入的2%。按照規則,閩發鋁業目前已向哥倫比亞當地政府遞交調查問卷,接下來還將在哥倫比亞相關的聽證會、抗辯會等應訴流程,并提交對自己有利的證據。
“按照WTO規則,只要有當地企業向政府提出反傾銷申請,政府就要啟動相應的反傾銷調查”閩發鋁業外貿部經理陳鋒說,此次提交申請的當地企業集團,近幾年因管理不善一直處于破產的邊緣,這在當地已不是秘密,近幾年屢次提出同樣的申請,不過是為獲得政府的相關補貼,以緩解自身的財務危機。2011年9月,該公司第一次提出申請,閩發鋁業即積極應訴,哥倫比亞最終于今年2月撤銷調查。
2年內2次申請,足見國外鋁材在哥倫比亞的激烈競爭。陳鋒說,哥倫比亞建筑市場每年對鋁材的需求為4萬噸,由于當地生產能力有限,大部分依賴進口,包括中國、委內瑞拉、巴西、土耳其等各國鋁型材。中國企業的出口當地的數量雖然只有數千噸,但是因為良好的口碑一直飽受市場熱捧,占當地15%左右的份額。在鋁材行業,閩發鋁業是出口哥倫比亞最多的中國企業。盡管目前的出口額還很小,但閩發鋁業仍然堅持應訴,看中的正是其背后的南美洲市場。
5年“抗反”路
閩發鋁業的應訴之路可以追溯到5年前,迎接的第一個挑戰者是美國,但那一次失敗了,包括閩發鋁業在內的眾多中國鋁材制造商退出美國市場,只留下極小部分的特種合金鋁材;之后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但也沒能贏來好消息。“我們在打反傾銷官司上有經驗,從2008至今,連續5年每年至少都會打一場反傾銷官司。”閩發鋁業副總兼董秘傅孫明說,在澳大利亞目前還有出口,因為即便加上反傾銷稅,他們的產品也只比當地生產的鋁材高出15%,但現在屬于初審裁決,第二階段行政復議比較漫長。
在第四站哥倫比亞,閩發鋁業初次嘗到了勝利的甜頭。在應訴過程中,申請反傾銷調查的企業提出和解,由于只有閩發鋁業一家應訴,對方希望單獨對閩發給予極低的反傾銷稅率,但被拒絕了。“和解雖然暫時對公司有利,但意味著中國的鋁材行業在整個南美洲將受到此類待遇,對整個行業包括閩發鋁業都沒有好處。”陳鋒說。在哥倫比亞,只要一家企業打贏反傾銷官司,就是該國全行業的勝利。
也正是這次,讓閩發鋁業累積了寶貴經驗。“反傾銷說到底是對行業的標準成本、生產成本等做一個分析,這就要求公司自身管理要規范,建立一套完整的財務數據,很多企業就是止步于這個環節,沒有拿得出手的數據,也就無法提供相應的反傾銷調查問卷,說服對方。”陳鋒說,接下來的事情就是交給專業的律師團隊。他們在國內和哥倫比亞均聘請了律師團隊,正是國外律師團隊的精準數據和建議,幫助他們最終打贏了這場仗。
抱團為何如此難?
雖然贏得了在哥倫比亞的勝利和未來可見的南美洲市場,但是閩發鋁業卻為此埋單200萬元。“2011年在哥倫比亞的那次反傾銷調查中,有300多家中國企業被波及,但我們是唯一一家從頭到尾都應訴的企業,很多公司要么管理不規范、無法提供數據,要么沒興趣,有的在走到政府的抗辯會等程序時都放棄。”陳鋒說,閩發鋁業在接到反傾銷立案調查后,也曾聯系福建本土一家大型鋁材生產商,希望聯合應訴,但是對方最終斷然拒絕,也沒再應訴。“中國的企業聯合起來,抱團應訴,肯定是更有力量的。”傅孫明認為,這不僅讓企業的聲音更為強大,在費用方面也能均攤,減輕企業負擔。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