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8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8日上午,泉州召開全市城鄉建設工作會議,通報2017年城建工作掛牌督辦任務單完成情況,并部署了今年城鄉建設的各項工作。
泉州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張永寧在會上指出,2018年是泉州城鄉建設的大好時機,從全市來看,“城市雙修”試點、民生基礎設施補短板、泉州“XIN”行動等,今年將進入實質性全面鋪開階段,且晉江獲得世界中學生運動會承辦權,以及創城、創衛、申遺等工作,倒逼城市品質不斷提升。他要求,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要提振精神、聚力攻堅、只爭朝夕、大干快上,打好城鄉建設大會戰,全面提升我市城鄉建設水平。
就2018年全市的城鄉建設工作,張永寧提出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分別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實行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提升城市規劃統籌和管控水平、開展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建設生態連綿帶和提升園林綠化、落實環保督察整改和環保設施建設任務、補齊民生基礎設施短板、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及加強“兩違”整治和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等。
在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實行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方面,泉州將加強土地供應管理,繼續采取“限房價,競地價”等土地拍賣方式,建立科學合理的土地出讓限房價機制;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加快建立政府主導的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持續抓好市場調控,打擊“炒房”投機、加強預售監管、增加土地供應、嚴查違規行為等方面;著力提高住房保障能力,2018年計劃實施棚戶區改造9644套(戶),并加大公租房分配管理力度。
在建設生態連綿帶和提升園林綠化方面,泉州提出了建設“生態連綿帶”的構想,并初步提出了構建三級網絡化生態空間體系,一級是生態屏障區,由若干郊野公園構成,滿足群眾一月一次的使用需求;二級是生態廊道區,由十個廊道構成,滿足群眾一周一次的使用需求;三級是生態體驗區,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滿足群眾一天一次的日常需求。今年,市里還將把“主城生態連綿帶”“晉江生態連綿帶”等列為示范項目進行提升。
在落實環保督察在整改和環保設施建設任務方面,按照省、市整改計劃安排2018年需要整改的5項內容為:6月底完成11座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7月份前完成東海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口移出改造、年底前完成飛灰等危廢物處置、年底前完成5座未建成滲濾液處理設施或處理不達標的垃圾填埋場。
在補齊民生基礎設施短板方面,城市方面,要整治交通擁堵,完善主次干道路網,加大公共停車設施建設;要整治城市內澇,開展內溝河整治提升,消除易澇隱患點,提升防洪排澇能力等級,開展海綿城市試點;要抓好老舊小區改造、背街小巷破損修補等工作。農村方面,要繼續抓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突出解決小流域“毛細血管”阻塞、污水垃圾亂排亂放、河道淤積、跨境流域污染等問題。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