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隨著天氣逐漸轉涼,晝夜溫差加大,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的感冒患者增多。近段時間,全國多地支原體肺炎進入就診高峰。泉州市疾控中心提醒,目前,沒有預防支原體肺炎的疫苗,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預防疾病的關鍵。
什么是支原體肺炎
支原體是介于病毒和細菌之間的一種微生物,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病原體。肺炎支原體是其中一種。肺炎支原體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在咳嗽、打噴嚏、流鼻涕時的分泌物中,均可攜帶病原體。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無癥狀感染者,是其主要傳染源。該病潛伏期1~3周,在潛伏期內至癥狀緩解數周都具有傳染性。
專家介紹,感染肺炎支原體后不一定會引起肺炎,只有肺炎支原體侵入我們人類的下呼吸道,才可能出現支原體肺炎。也就是說,肺炎支原體感染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也會引起支氣管肺炎、大葉性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但多數感染者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僅10%~40%會發展為肺炎。
出現這些情況需及時就醫
據悉,支原體肺炎具有傳染性,是我國5歲及以上兒童最主要的社區獲得性肺炎之一,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近年來,低齡兒童出現的比例有所增加,3歲以下嬰幼兒感染也時有發生。
兒童支原體肺炎最典型的癥狀是發熱、咳嗽。咳嗽有一定特點,初期是陣發性、刺激性干咳,隨著病情進展會出現咳痰,部分癥狀嚴重的孩子會出現喘息、呼吸困難、發紺等表現,應高度警惕。
近期各類呼吸道感染較多,如果孩子發熱持續3天,體溫不見好轉或病情反復,有明顯咳嗽,呼吸頻率增快,或伴有喘息、呼吸困難、發紺、頭痛、惡心、嘔吐、腹瀉、皮疹、精神差、抽搐等,要及時就醫。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泉州市疾控中心提醒,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支原體肺炎的疫苗,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能有效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
1.少去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必要時戴好口罩;
2.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將用過的紙巾扔進垃圾桶;
3.做好手衛生,經常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
4.注意室內通風,每次通風不少于30分鐘,以保持空氣清新;
5.做好衛生,床單、被褥等要常清洗,在太陽底下晾曬;
6.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
7.學校、幼兒園等場所要做好通風消毒,避免聚集性感染。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