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備受關注。從部門到地方,“認房不認貸”、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按揭貸款利率,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一系列房地產調整優化措施接連出臺。這些政策,效果到底怎么樣?如何看待房地產市場?如何重構房地產發展模式?今天的《權威訪談》,來看本臺記者對住房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倪虹的專訪。
房地產政策效果正在顯現
倪虹部長表示,對于房地產,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從去年到今年,從部門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穩定房地產的優化政策。政策的實施有個過程,從現在實施的初步情況來看,積極的效應正在逐漸顯現。為了更好地回答這個問題,他還專門帶著記者來到了一個地方,全國每發生一筆房地產交易,在這里都能看到。
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
如何看待當下的房地產形勢?倪虹部長表示,研判市場重要的是尊重規律、看大勢。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已經發生重大變化。這是立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房地產自身發展規律作出的重大判斷。
要認識當前的房地產形勢,首先要把握住這個重大變化。從供給看,整體上“有沒有”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但結構性不足問題仍然存在。從需求看,人民群眾對住房的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住上更好的房子、獲得更好的服務。
倪虹部長表示,針對房地產市場形勢,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包括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實施“三大工程”、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等。住房城鄉建設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地方認認真真落實好這些重大部署,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的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和高質量發展。
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倪虹部長表示,黨中央提出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這是破解房地產發展難題、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治本之策。過去在解決“有沒有”時期,追求速度和數量的發展模式,已不適應現在解決“好不好”問題、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新要求,亟需構建新模式。
在理念上,要始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以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為重點,努力讓人民群眾住上好房子。好房子好在哪兒?就是要綠色、低碳、智能、安全,讓群眾住得健康、用得便捷,成本又低,又放心安心。
在體制機制上,一個是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的新機制,從要素資源科學配置入手,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錢,防止市場大起大落。另一個是建立房屋從開發建設到維護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包括改革開發方式、融資方式、銷售方式,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等制度。
在抓落實上,一個是實施好“三大工程”,另一個是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
倪虹部長表示,新模式下,房地產企業要有清醒的認識,現在要拼的是高質量、新科技、好服務,誰能為群眾建設好房子、誰能為群眾提供好服務,誰就會有市場、誰就會有發展。
全力推進“三大工程”
近日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這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根據房地產市場新形勢推出的重要舉措。
倪虹部長表示,目前“三大工程”有關工作已啟動。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是完善住房制度和供應體系,重構市場和保障關系的重大改革。這次改革的重點是拓展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新路子,最終是實現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場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這就要求城市黨委、政府擔負起主體責任,解決好群眾的住房問題,尤其是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問題,讓他們放開手腳為美好生活去奮斗。青年人有希望,城市才能有未來。
城中村改造,是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重大民生工程,重點是消除安全風險隱患、改善居住環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是統籌發展與安全、提高城市韌性的重大舉措,關鍵是平時用得著、急時用得上。
倪虹部長表示,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正處在轉型期,雖然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未來的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隨著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的持續落實,隨著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逐步建立,一定能夠推動房地產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