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刺桐花開的守望,心心念念追你千秋過往……”深情細膩的歌詞,旋律悠揚婉轉,意境深遠悠長。近日,由傅鴻城作詞、零一作曲、余又演唱的歌曲《守望刺桐》正式發布,喚起了許多泉籍游子的鄉愁。
歌曲以泉州市花刺桐花為核心意象,展現了泉州的歷史積淀與靜謐之美,同時融入了游子對傳統文化的深情守望和傳承之志,讓鄉愁、鄉音、鄉情在旋律中交織共鳴。
歌曲MV封面
離鄉20年游子的鄉愁
歌曲靈感來自東西塔
《守望刺桐》由騰訊音樂黨委書記、集團副總裁傅鴻城作詞,他在歌曲評論區抒發鄉愁,“我是一名離開家鄉20年的泉州人,之前由于忙工作比較少回去。從2023年7月份參加一中同學會之后回去多了起來,感到家鄉真的比之前熱鬧了許多,我深深為家鄉變化感到興奮,遂有寫一首歌的想法。”
這首歌的靈感來自泉州開元寺的東西雙塔,千年古塔,共同守望千年時光,等候繁華綻放。“游子在外,想到家鄉的時候,更多還是一種感覺,泉州是一座朝氣蓬勃的城市,煙火氣十足,極具閩南精神,我本身很喜歡唱歌,經常會唱一首閩南歌叫《世界第一等》,歌詞里說的莫怨天莫尤人,千金難買好人生,就非常能體現閩南精神。”
傅鴻城還提到,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短視頻的蓬勃發展,泉州成為熱門旅游目的地,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越來越多明星、網絡達人自發地表達對泉州的喜愛。泉州的美景與文化在年輕人心中的認知度日益提升,這也是家鄉令人欣喜的變化。
“泉州‘鄉音’令我倍感溫暖,
這里的人與物都生動鮮活”
在《守望刺桐》中,歌手余又以清澈如泉的嗓音,娓娓道出刺桐城的千年風華。
談及自己的音樂之路,余又感慨地說:“雖然我不是泉州人,但我能夠成為歌手,與我在泉州上大學的經歷息息相關。”余又出生于福建龍巖,從小勵志做一名歌手。在泉州讀大學期間,她因音樂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他們相互分享音樂的美好,攜手參與路演,共同參加比賽,在探索音樂的道路上互相鼓勵,一同成長。
余又眼中的泉州,是一座充滿“人氣”的城市,人與物都生動鮮活。在大學閑暇時間,她常常漫步于泉州的繁華街市,品味各色地道美食。那些頭戴傳統簪花的本地阿嫲,用她們軟糯的閩南語招攬生意,雖然余又聽不懂具體的含義,但那親切的語調卻像“鄉音”一樣,讓她倍感溫暖。
“第一次聽到《守望刺桐》這首歌的小樣時,我就被深情細膩的歌詞所驚艷,旋律使我回想起在刺桐城的那段美好時光。”余又說,未來,她期待在歌曲中融入更多泉州及閩南語元素。
通過音樂連接鄉情
講述泉州故事展現民俗風情
近年來,泉州市與騰訊公司的合作持續深化,在數字文化產業、音樂創新及旅游推廣等多個關鍵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為泉州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2024年9月,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酷狗音樂與世界閩南文化節合作舉辦了“中華情·四海心”的全球歌曲征集大賽,用音樂連接海內外華人情感,同時展示和推廣泉州本土音樂和閩南語音樂。活動收到了海內外3000多首優秀作品,其中不乏飽含思鄉情懷、弘揚本土文化的佳作。
同年10月,泉州晚報社融媒體中心與騰訊新聞強強聯手,推出了“AI簪花寫真體驗館”。體驗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依托騰訊混元技術,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互動體驗方式。“AI簪花寫真體驗館”作為一種新興的互動方式,生成的照片具有高度的分享性,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和參與。
2024年12月12日,騰訊音樂在泉州成立了騰遠泉音信息科技(泉州)有限公司。傅鴻城提出,泉州應充分利用閩南語這一獨特的語言資源,講述本土的歷史故事、展現民俗風情和人文景觀,并通過音樂來傳遞泉州的文化精髓和情感價值。未來,騰遠泉音將依托泉州公司平臺,在閩南語音樂創作征集、音樂人才培養、傳統文化創新、推動泉州文旅經濟發展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