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是為黨委政府建真言、獻良策的智力庫。
今年泉州市政協共審查立案646件提案。其中15件提案脫穎而出,被十三屆市政協第26次主席會議協商確定為重點提案,將由泉州市政府和泉州市政協領導聯合領銜督辦。
□融媒體記者 吳麗嬌 通訊員 陳曦
聚焦爭創時尚之都
2025年是泉州爭創時尚之都的關鍵一年。今年市兩會,“打造國際‘時尚之都’”被寫入泉州市政府工作報告。3月,我市印發《泉州市打造“世遺泉州 時尚之都”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這座充滿歷史底蘊的城市,將向國際化時尚都市邁進。
這次與時尚之都相關的重點提案有3份。其中,民建泉州市委會的《關于我市發展“世遺+時尚”融合產業,爭創中國時尚之都的建議》直指要點:泉州要對標國際時尚名城,把泉州打造成為中國時尚之都;推動時尚產業出海,向世界講好泉州時尚故事。臺盟泉州市委會的《關于打造青年時尚消費聚集地 助推我市爭創國際時尚之都的建議》,認為泉州應乘勢而上,打造青年時尚消費聚集地,建議做好“消費+”的文章,在深化打造沉浸式消費場景中培育青年消費新業態;做好“文化+消費”的結合文章,打造青年文化體驗消費的“新賽道”;做好數字賦能支撐,在新質技術運用中不斷提升青年消費綜合體驗。
時尚之都里,首發經濟是集聚勢能的重要引擎。致公黨泉州市委會的《關于大力發展首發經濟,擦亮泉州“國潮世遺”名片的建議》提出調研建議:要強化頂層設計,繪好首發“藍圖”;優化空間布局,營造商業“沃土”;聚焦新品驅動,激活創新“引擎”;強化人才引育,樹立典型“旗幟”。
聚焦鄉村全面振興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描繪了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
2023年以來,我市啟動“一縣一溪一特色”田園風光建設。蔡龍群委員在《關于全流域、整區域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建議》中提出,建議:樹立系統觀念,強化部門協作,對全流域、整區域內土地綜合整治規劃、水系綜合治理規劃、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農業產業發展規劃、鄉村文旅發展規劃等多規合一,將土地整理、水系治理、農田建設、村莊梳理、產業提升“五位一體”全域推進。
聚焦發展低空經濟
低空經濟將產生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有望成為我市一個重要的發展新動能。今年,委員在聚焦發展低空經濟方面共提出了17件政協提案,市政協從中確定了3件重點提案。
民盟泉州市委會的《關于布局發展我市低空經濟發展的建議》,建議出臺專項政策予以引導規范,布局并加強低空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多維度拓展市場需求,激發低空消費活力,打造低空特色應用場景。民進泉州市委會的《關于著力打造應用場景大力發展低空經濟的建議》也將目光落于此,建議我市不斷加強場景應用牽引,深入推進融合創新發展,不斷強化法規標準支撐等。
上官藍波委員的《關于加快推動泉州低空經濟發展的建議》也給出了“政策護航與監管重塑;空域精管與技術升級;技術攻堅與產業培育;市場拓展與人才賦能”等建議。
聚焦未成年人司法保護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司法保護作為未成年人權益保障的重要一環,其完善程度直接關系到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能否得到有效維護。
李明鋒委員在《關于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的提案》中提出,當前針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往往套用成年人的模式,未能充分考慮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特點及成長需求,缺乏一定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建議要深化教育,家校聯合全面引導;要雙管齊下,提供心理輔導支持;要加強監管,營造清朗網絡環境;要持續發力,健全完善司法程序。呼吁全社會共同發力,營造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環境。
聚焦科技創新賦能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當前科技創新已經成為轉換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處于轉型升級“爬坡過坎”關鍵時期的泉州,就有著科技創新動能不足的短板。
九三學社泉州市委會的《關于提升泉州科技創新動能 賦能我市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建議》,建議積極搭建高水平創新平臺,加快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支持建設中試驗證基地,持續培育科技人才發展體系,健全完善科技企業金融服務支持體系。黃華春委員的《關于聚焦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人才與城市共融共生的建議》,則從人才角度切入。他認為,新質生產力已成為城市發展的核心引擎,人才與城市的融合也越發關鍵,建議科技人才共促,資金市場聯動,多元主體協同,才能共筑發展新格局。
聚焦旅游景觀提升
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去年文旅成績亮眼。然而,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我市面臨著提升旅游景觀、增強旅游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挑戰。
民革泉州市委會在《關于泉州市城市旅游景觀提升的建議》結合調研給出了建議,要加強海絲文化元素的整合與開發,提升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豐富旅游產品供給,推動旅游與文化的深度融合,加強旅游宣傳營銷和提升城市綠化和園林景觀等。
在這方面,林智勝委員也有相關提案。他在《關于打造環泉州灣核心區濱海文旅集聚地的建議》中提出,環泉州灣核心區雖然在發展文旅產業上具備了較好基礎條件,但在如何與世遺點融合發展、創建美食之都,推動文旅相關產業成形成勢仍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建議:打造一條環泉州灣濱海生態漫道長廊;打造一項環泉州灣世遺城市馬拉松賽事;打造一場大型海絲旅游演藝場景;打造一個“海上看泉州、夜游世遺城”項目;打造一場說走就走的美食漁村之旅。
聚焦養老服務設施
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構筑家門口“養老幸福圈”,是當下許多家庭的期待。農工黨泉州市委會在《關于進一步推動我市城區和住宅小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工作的建議》中指出,要立足實際,抓將建小區規劃配建,抓新建小區配套移交,抓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將養老服務和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保障設施建設有機銜接,也要抓適老化改造。
今年的重點提案,還有2件關于兩岸融合發展,分別是《關于發揮泉臺民間信仰資源優勢 助力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建議》和《關于持續完善在泉臺師臺青生活工作保障 助力臺灣青年扎根泉州的建議》。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