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敏銳的他認為:石獅的城市建設要大規模擴張,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雖然國內房地產市場暫時處于低迷狀態,但是國家沿海開放政策更優惠,加上石獅與臺灣隔海相望,隨著石湖萬噸港建設計劃啟動,石獅服裝產業鏈已初步形成;石獅輕紡工業、外貿加工出口等商業發展必將促進房地產業的快速興起,作為一個有戰略眼光的商人應該有勇氣、有膽略肩負起石獅城市建設的重擔。1992年,在進行菲華金丘綜合工業開發區建設的同時,憑著在建設系統和房地產開發行業幾十年工作的豐富經驗,他的眼光又瞄準了石獅市區,以打造精黃商住樓為目標,在鴛鴦池公園西部和子芳路中段相繼成功開發了幾個物業小區,把自己融入到家鄉城市建設的洪流之中。
山有山的英姿,海有海的氣魄。邱天祝先生積極籌集資金,步步為營、緊鑼密鼓地配合政府進行舊城改造與新區開發建設。先后開發建設了一系列高檔商住樓,讓許多同行刮目相看,所建樓盤受到了廣大市民的青睞,一舉打破了石獅房地產低迷的局面,為石獅市的城市建設增添了一道道絢麗的風景,提升了石獅的城市品位。2003年他以其公司雄厚的技術力量和人才資源優勢參與市場競爭,帶領金丘人先后參與承建了亞洲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石獅服裝城建設工程等多項大型工程建設,其工程質量和速度受到政府主管部門和省市領導的表彰。創造了福建省多項工程施工作業紀錄,被建筑行業譽為“金丘的根”。
進入了新世紀,邱天祝先生經常在思考:什么是這個城市最需要的?我拿什么奉獻給它?一向對社會脈搏十分敏感的他,又一次走上了尋求城市建設更高內涵的“探寶之路”。他到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進行考察參觀,感受和揣摩各種不同的建筑風格。一個集購物、休閑、旅游、、觀光、娛樂、商務、居住為一體的山水園林城的雛形在他的心目中誕生了。
2005年,他投資數億元,著手開發建設一流品牌的“石獅金丘陽光城”。全部工程計劃于2007年竣工交付使用。其中33層、高100余米的“東方明珠”大廈的建成將成為國際山水園林城——石獅市的城市建設“名片”,也是泉州灣目前最高的建筑群。“金丘陽光城”的中庭花園廣場占地面積的比例之大,首開泉州商住樓之先河。
“金丘陽光城”項目在2005年“中國居住創新典范”推介評選活動中,被國家建設部等6家權威機構聯合評定為“中國建筑設計示范樓盤”,成為全省近幾年來唯一獲得此殊榮的經典品牌,被編入《中華樓宇概覽》。
近年來,金丘集團己投資數億元,開發建設面積近60萬平方米。目前,為貫徹落實石獅市政府三年內消除“三合一廠房”的戰略目標,公司計劃用3年時間投入巨資,在占地200余畝的金丘綜合工業開發區興建36萬平米的標準工業廠房,可容納幾十家生產型企業,提供幾萬個就業崗位,每年可為國家創造幾億元稅收?,F已建成的有標準廠房、商品套房、高級寫字樓、儲備倉庫、停車場等,是置業、經商、辦廠的黃金寶地,為配合石獅市政府招商引資,開展工業企業集約建設用地,改善企業用工環境,提高企業品位,為加快建設“海西”經濟區,構建文明和諧社會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邱天祝先生領導的金丘集團公司從成立以來,時刻受到各級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引領著房地產業蓬勃發展的新潮流,在建設系統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金丘集團以精心打造高貴經典的商住樓為目標,受到廣大客戶和業主的高度贊譽,近年來向國家上交稅收2000多萬元。連年被國家和省、市各級政府主管部門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業;“中國房地產百家誠信企業”;“質量·誠信消費者信得過單位”;福建省“質量管理先進單位”和“誠信經營示范企業”等一系列榮譽稱號。2005年,邱天祝先生被評選為“中國當代優秀企業家”、“中國房地產優秀企業家”,2006年10月被授予“中國當代改革十大精英人物”。
誠信鑄就輝煌
邱天祝先生是一位深受海內外鄉親所敬重的人物。他以自己的聰明才智,為人真誠和對事業頑強拼搏精神,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奮斗,成為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愛國實業家。他現任福建省誠信促進會副會長、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福建泉州市土地成片開發公司聯誼會名譽會長、福建省華僑聯合會法律顧問委員會海外顧問等職務,還擔任著中華丘氏宗親聯誼總會名譽會長,積極為祖國僑務事業發展和兩岸和平統一而殫精竭慮,忘我工作。
長期以來,邱天祝先生將促進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當做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他常說自己身在海外,而根卻在大陸。目睹祖國改革開放以來舉世矚目的成就和日新月異的繁榮景象,他為祖國統一盡心盡力的愿望更加迫切,積極溝通兩岸民意,承擔一份民族道義是歷史賦于我們神圣使命。
他認為閩臺兩地血同脈、根同源、言相通、俗相近、文相承。臺灣漢族同胞90%的根都在福建,閩南文化與臺灣文化一脈相承,兩岸人民有著千絲萬縷的情結,港澳臺同胞與大陸同胞時刻盼望著祖國統一、民族的興旺,我們要創造一切條件,團結一切力量,通過各種平臺和載體,加強海峽兩岸的經濟、文化和科技合作,同襄共舉,早日完成統一大業。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