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最后一位僑批先生”視頻在社交平臺上火了!視頻的主角姜明典,五十八載伏案書寫僑批十余萬封,串聯起華僑與故土的思念。如今,他帶著泛黃的信紙與字典入駐社交平臺,一周吸粉超4萬。從街頭代書到云端“博主”,變的是媒介,不變的是筆尖流淌的血脈深情。
“代書老姜”在社交平臺上講僑批的故事
墨水瓶撞上流量池
代書老姜“云上”開張
在“小紅書”社交平臺,“代書老姜”才開張不到一周,粉絲數就漲到4萬多,獲得21.2萬點贊。這位自帶流量的“老姜”,就是76歲的姜明典。
“我是幫人寫信的。不同的是,我寫的是僑批。‘批’在閩南語中是‘信件’的意思。”姜明典的第一條發帖介紹的是自己從事了58年的代書故事。
姜明典和他的代書小攤
昨日上午9時許,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在石獅人民路聯誼商廈的停車場入口旁,姜明典的代書小攤照常擺在這里。一張陳舊的小木桌上掛著“代寫僑批”的牌子。桌角一側,疊著一沓寫過的書信底稿,幾本漢英詞典已泛黃脫頁,但姜明典視如珍寶。
“1967年,我開始和父親一起代寫僑批,我們一人一張桌子挨著坐。”姜明典說,父親姜意濤曾當過小學校長,1958年開始在石獅寫僑批。20世紀60年代,姜明典初中畢業,雖成績優異,但因家庭問題被迫中斷學業。在他感到前途渺茫時,母親告訴他:“一枝草一點露,不管怎么樣總會有出路的。”就這樣,18歲的姜明典決定子承父業代寫僑批。
“每次下鄉,僑眷們都等著我、盼著我來。我搬到人民路后還是會排隊來找我代寫。”姜明典說。泉州是著名僑鄉,客居南洋的“番客”留守在家鄉的妻子叫“番客嬸”。代寫書信的頭幾年,姜明典騎著自行車,背著背包走村入戶為“番客嬸”寫信、讀信,最遠去到晉江龍湖、英林等地。每個村要一個月才能輪走一次,許多人“望穿秋水”等他來。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姜明典的代寫攤生意依舊紅火。他的客戶文化程度大多不高,思念遠隔重洋的僑親卻不懂如何表達。姜明典在傾聽他們的故事后,總能提筆一氣呵成地將思親之情躍然紙上。58年里,他代書十余萬封僑批,串起華僑和僑眷的一份份親情。
姜明典為客戶代寫的書信
網友牽線尋故人
世紀家書喚醒集體記憶
“聽了姜爺爺講述的僑批故事深受感動,想讓他講給更多人聽。”自媒體博主陳勇波(網名“波仔”)說,去年12月他第一次與姜明典相識,多次接觸后了解到,半個多世紀里,姜明典代書的僑批里珍藏著許多動人的故事。3月12日,陳勇波把姜明典的故事制作成視頻,發布在“小紅書”上,“泉州最后一位僑批先生”引發眾多網友共鳴。截至昨晚,該視頻熱度持續攀升,收獲42萬+閱讀量、3.1萬點贊、超800條評論及6800次收藏。評論區儼然成為僑批文化的交流熱土,網友們圍繞姜明典和“代書人”職業掀起熱烈討論。
一周前,姜明典在陳勇波的幫助下,開設了自己的“小紅書”賬號,老先生通過社交平臺訴說僑批的故事,引發眾多網友圍觀。
陳勇波幫姜明典更新賬號內容時發現,在分享85歲蔡天助老伯和他母親的僑批故事評論區里,有網友提到蔡老伯是他們隔壁村的。
姜明典曾和陳勇波提起過,蔡天助母親之前在新加坡,蔡天助3歲后,這對母子就分隔兩地了。20世紀70年代,姜明典常幫蔡天助寫家書給母親寄托思念,其母也會不定期給蔡天助隨信寄來錢物貼補家用。直到1992年蔡天助母親去世后,姜明典與蔡天助就沒再見過面。姜明典的言語間滿是惋惜。
陳勇波決心幫忙尋找蔡天助。時隔33年,今年3月20日,在陳勇波和網友的助力下,兩位老人終于重逢。“天助啊,你還記得我嗎?”“記得,你是典阿!”他們用閩南語打招呼,仿佛回到了初次見面的時光。
蔡天助拿出珍藏的信件——當年姜明典代筆的家書,以及母親的回信。姜明典像33年前那樣,再次為蔡天助誦讀信件。讀到一半,蔡天助潸然淚下,仿佛還是當年那個隔著海洋思念母親的兒子……陳勇波說,那一刻起,他懂得了僑批的意義,也更懂姜明典58年堅守的分量。
寫給自己的“僑批”
筆墨春秋里的堅守宣言
“This is a birth certificate……”記者在姜明典的代書攤位上看到一封英文信,這是他幫一位八旬老客戶代翻譯的出生證明,要寄往菲律賓給女兒。一份英文證明,姜明典2分鐘就寫好了,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念起英文來朗朗上口。
僑批是跨時空連接華僑和僑眷的情感載體,一輩子與僑批打交道,姜明典更是被不少華僑的家國情懷所觸動,這也讓他覺得自己的代寫工作意義非凡。如今通信發達,僑批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只要有人需要,他會幫老客戶代寫,不管是書信,還是墓志銘、遺囑等。
一輩子替他人代書,陳勇波提議讓姜明典為自己寫封信。“恪守本分,忠孝仁義,知足常樂,永志不變……”他伏在案前,第一次將筆鋒轉向自己。百余字里,五十八載代書生涯化作筆尖頓挫,將南洋潮聲、游子離愁與半生堅守悉數壓進信紙的皺褶里。寫完最后一個字,他取出信封,在收件人欄鄭重寫下“姜明典”三字——如同過往十萬次那般,只是這次,郵路的兩端都站著同一位白發先生。
“很高興網友喜歡我講的僑批故事,只要有需要,我會一直寫下去。”姜明典每天早上5點起床鍛煉,9點多出攤,直到傍晚6點才回家。一年里,他只在大年初一和清明節休息,就怕有人來找不到人。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