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蔬菜、無添加食品、土雞土鴨、雜糧、蜂蜜……1月2日,25家泉州農場與10家農業企業在西疇農場抱團“賣菜”,各類帶著“鄉間土味”、沒有化學添加劑的農副產品聚集在一起,打造了一個以生態綠色為名的新農夫市集。
□本報記者 劉文艷
通訊員 施純洲
打造生態綠色新農夫市集
據了解,新農夫市集是由市商務局牽頭,由安溪縣山格無公害淮山基地、南安市山夫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石獅市正源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泉州西疇農業有限公司等省市副食品生產調控基地和取得有機、綠色、無公害認證的農業生產企業,共同搭建的有機農副產品直銷平臺。
西疇農場負責人施維昌告訴記者,新農夫市集是由農場主自發組織的銷售聯盟,組織形式與以往鄉鎮的趕集日類似,就是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組織周邊的農場將產品集中銷售。不過,與普通集市不同點在于,新農夫市集采用的是基地直供直銷形式,銷售的是生產或加工中的名、優、特農副產品。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農夫市集是一種農產品營銷的新模式。“通過市集的形式,將分散的農副產品基地和農場整合在一起,共同推廣營銷,降低營銷成本的同時,也將更多的本地好產品推向市場,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綠色安全農產品的采購平臺。接下來,將采用周末定期開集的方式,搭建一個常態化的銷售平臺。”
加強基地農場間的互動交流
實際上,農夫市集并非是泉州的首創,近年來,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不少都市都興起“農夫市集”,多由倡導綠色健康消費的志愿者自發組織,力圖在從事生態農業的農戶和尋找安全農產品的消費者之間搭建一座橋梁,也為堅持綠色生態種養的農產品生產者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
安溪禾康好農果蔬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林思達這次帶來參展的產品有土蜂蜜、地瓜粉、辣木茶等,林思達告訴記者,50元一斤的土蜂蜜和能夠降三高的辣木茶在集市上都銷售得不錯,“以蜂蜜為例,雖然我們的價格比市場略貴,但是懂得分辨土蜂蜜的人都會來購買,除了產品品質外,還因為我們是農場直銷,有問題可以直接追溯到農場。”
除了具備面向消費者的銷售功能外,據介紹,新農夫市集還將搭建基地、農場之間的交流平臺以及農副產品的產銷信息平臺,幫助各個農場共同提高種養水平,同時及時溝通各種農副產品的產銷供需信息,避免農業生產企業盲目種植導致的產品滯銷,降低農業企業的種植風險。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