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距離德化雷峰鎮幾公里的山地里,見到方石泉正在喂養黑雞。幾年前,他與殘疾兒子進山創業,用3年時間整理出一片荒地,再用幾年時間綠化、養殖,種植水稻、油茶,建設養魚池,將原本的荒地打造成一個“世外桃源”。
從雷峰鎮出發,穿過兩公里的彎彎山道,峰巒突兀中豁然看見一片開挖清理出的空地;綠色掩映,一座房子沐浴在陽光下,四周有家禽,成片的油茶樹正長出新芽。老方告訴記者:“這里沒有鄰居,只有大山相伴。”山上的房子分前后兩座,向陽,外墻都沒有裝修,放眼望去風景獨特。說起眼前這片“世外桃源”,老方頗有些自豪。這是他多年努力尋找的結果。
老方的兒子自小患腳疾,經過幾年的求醫治療,終于能像正常人一樣行走和開車,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未來還能做些什么呢?父子倆促膝談心后,老方告訴兒子,他要承包村里一處“印仔坂”的荒地,開發后種上經濟作物,飼養一些家禽家畜。
老方認為,各級政府對“三農”工作越來越重視,德化獨特的生態環境一定是個寶藏,特別“印仔坂”這片待開發的荒地,更是“風水寶地”。兒子也決心與老父親一道進山創業。于是,經過村委會同意后,根據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法規,他與本村的生產組各戶簽下《農業承包地經營權流轉合同》。
手續辦好后,父子克服困難開始干起來。一天到晚開溝挖渠,荷鋤平整,這種體力活對于這對父子來說,艱難超乎想象。老方年近古稀,兒子腿腳不便。但他們非常樂觀,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每天傍晚收工后,父子倆相對默然。一臺舊式收錄機成為他們父子最好的伙伴。
父子倆一邊清理荒地一邊種上油茶樹,3年時間,他們硬生生地把荒山野嶺開發成幾十畝的山地。如今種上的油茶樹就有30多畝。在談到今后的發展時,方石泉說,準備再用幾年時間擴種油茶樹,建一座養魚的小型水庫,計劃再種上楊梅、臺灣柿以及黃花金桂、白牛奶籽等經濟作物。 □記者 周長鋒 通訊員 王雙季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